但是我必須老實地承認,下半年犯規物品很多:
- 兩套運動服:10月起丈夫揪我一起去健身房重訓,常常因為流滿身汗又只有超吸汗的純棉T能穿搞得全身不舒服所以購買。
- 一支吸塵器:使用了五年的贈品吸塵器正式報廢啦!
- 一個鑄鐵鍋:失心瘋了一咖黑琺瑯鑄鐵鍋,以取代被我用了一年就操壞的白琺瑯鑄鐵鍋 (明明就是自己太沒耐心常常拿菜瓜布刷它)
- 一雙拖鞋:淘汰了一雙撐不完2018就磨到底的假勃肯,買了一雙真勃肯。
失心瘋買下的鑄鐵鍋 |
再加上上半年的那台該死的洗衣機,很顯然的,我完全不能聲稱自己為「什麼都沒買」。
雖然如此,我還是有很澎湃的心得可以與大家分享的!
記得在去年(2017),我讀了這本《不上班也有錢:33歲開始Winnie散漫遊》,當時我簡直被書中所敘述的財富自由電暈得亂七八糟。
作者Winnie描述自己在出社會後努力的開源節流,投資自我、增加收入、再加上最關鍵的ETF投資,於是在大多數人還在為五斗米折腰的33歲這個年紀,它們夫妻倆就已經達到財富自由,也就是光靠著被動收入就可以供應生活所需,不需要再仰賴工作收入而退休了。
好勵志!不上班也有錢!何等迷人!
從那時候起,我一心專注在生活的節流上。這恰好在某些方面結合了已經實行了一段時間的斷捨離與極簡觀念,我開始用極低的物慾穩穩的存下每月近70%的月薪,並且在今年(2018)年初訂下了什麼都不買、以及存下70%年薪(含獎金)的目標[*註]。
同時實行的不塑零廢棄生活方式,真實的幫助我省下了不少開銷。
例如,月亮杯開始回本,再也不必繼續花錢購買每個月的拋棄式生理期用品,也減少了大量的垃圾。
基於包裝以及生產製造過程的緣故,我不再使用市售瓶瓶罐罐的保養品與化妝品,也因此不再需要額外的洗卸產品,從此將屈臣氏康是美寶雅美華泰等視為無物。只用清水與肥皂,不僅斷絕了流入水中的汙染,也省下了可觀的金錢。而且不擦防曬的這一年多來,我真的覺得太陽沒有以前所認知的這麼可怕。
我愛看書但是幾乎不買書,是圖書館的常客。因為我認為人生中大部分的書,很少會去看第二遍。與其把書買回家讀完一遍之後它就死了,還必須騰出空間來擺書架供奉這些死去的書,或者繼續垂死著永無止境地等待下一次從書架中再次拿出來翻閱的機率;不如讓這些書流通在每一個人手中傳閱,即便會髒會磨損破舊,但它因此發揮了最大的價值,如此這些書便一直活著。
人類被創造出來,是為了要被疼愛;
東西被創造出來,是為了要被使用。
這個世界之所以混亂如斯,
正是因為我們把東西拿來疼愛;卻把人類拿來使用。
-《空屋筆記:免費的自由》
圖片取自空屋筆記部落格 |
關於這樣不囤積物品,而是以「借」或「租」的方式使用物品,原本是來自於斷捨離的其中一個概念。
而第一次深入了解資源共享的觀念,是在七月份時閱讀了《一整年不用錢》這本書。沒想到它與我在實行的極簡斷捨離不謀而合。甚至在我心目中可以說是真正的極簡。
《一整年不用錢》是由一位經濟系畢業的Mark Boyle所寫,書中敘述自己如何看破了全球經濟金融體系邪惡的數字遊戲,並使用共享資源和自給自足達成一年不使用金錢的目標,證明這個方法不僅是可行的,而且更加的自由與快樂。
作者用付出勞力的方式和一座農場交換一小塊土地的使用權,以停放他的廢棄露營車作為容身之處。這樣「住」的問題就解決了。
他在這塊土地上耕種、炊煮、去野外採集、去菜市場收集被淘汰但根本還很完好的蔬菜、去翻超市或大賣場的垃圾桶,收集那些還沒過期或還沒壞掉就被丟棄浪費的食物,這些被丟掉的食物甚至多到他可以舉辦免費餐會來招待給大家吃。
他組織了一個免費分享技術的網站,讓每個人能透過網站無償傳授自己的所學、也可以從這裡免費學習新的技能。
作者因此學會了如何用二手零件和免費Linux作業系統來組裝電腦、學會了如何自製供電系統以供自己用電、學會如何修理腳踏車、學會如何在野外採集食物並分辨有毒植物。
這樣自給自足的生活,單純分享的快樂,不用花一毛錢,是真正的自由。
等等,不用錢?自由?
這下我茫了。這和我一直以來接觸過的觀念不一樣啊!
《不上班也有錢》以及其他許許多多「財富自由」相關的書籍,或是普世的價值觀,不斷的向我們傳達:「要有足夠多的錢才自由」這樣的觀念。甚至有數學公式去量化,究竟要準備多少錢,才夠自由。而我們一直以來似乎也很少去質疑它,幾乎是深信不疑。
於是我們從小努力的讀書、努力的學習、出社會後找一份工作、努力的加班,把自己困在焦頭爛額的工作之中,為的就是掙取更多的金錢來換得自由或證明自己的價值?
價值。
圖片取自MR.PIG BLOG |
很多基督徒都知道,每個人的價值都是何等的寶貴,我們不需要去證明它。在神的眼中,我們理應都是獨一無二的無價之寶。但是包括我,也常常僅僅是「知道」,卻更常的是自我懷疑、自我否定,而需要用薪水、存款或物品來證明自己的價值。
回到前面書本的話題,許多人把書買回家,放滿一整個書架,即使很少有書被看超過一遍。為的是利用滿牆的書,來展現自己知識淵博的自我形象與價值。
更延伸出去的說,許多人不斷的把新衣服新飾品買回家,很多都穿戴不了幾次。為的竟只是穿出門拍照時不要重複,以透過衣飾來營造自己很有穿搭的品味與價值。
更不用說那些媒體廣告,不斷的洗腦我們應該要花錢去擁有某些非必要的商品,「犒賞自己」、「因為你值得」。
再說得更暴力直白一點:「他住的是帝寶」、「他開的車是勞斯萊斯」、「他戴的錶是勞力士」、「他拿的包包是LV」。似乎用這些昂貴的外在物質,更能襯托出這個人尊貴的身分地位與價值。
然而「錢」這個東西,原本只是發明用來解決以物易物的不便所製造出來的工具而已。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這個世界的價值觀,竟然是以累積越多的金錢越代表了「成功」與「價值」,甚至「自由」。儘管我們口中常說錢不重要,但是當今社會「沒有錢萬萬不能」的思想卻早已根深蒂固。
《積存時間的生活》也是2018下半年所讀到影響我很深的一本書,書裡就提到一件事:假如遇到戰爭,錢真的就一點用也沒有了。
這是一本描述日本90歲老夫婦豐富的生活哲學,用親切家常的對話方式,記錄了修一與英子對人生的看法,很精巧仔細的描寫他們為何在晚年可以過著自給自足但又充實優雅的生活方式。
他們都經歷過戰爭,知道錢是多麼的不可靠。他們不吝惜金錢也不累積財富,終其一生幾乎都在沒有錢或者還債的狀態。但是他們擁有土地,他們擁有生存的技能與智慧。他們選擇購買由傳統工法製造的品質好的物品,也選擇購買製造過程令人安心的物品,而不是速成或來路不明的物品。買回家後,物盡其用,壞了就修理,不斷地使用到不能再修理為止。最重要的是,他們珍惜所有、更樂於分享。在我看來,他們也是自由的。
好生活不是用錢可以買的,是用時間積存下來的。
他們的菜園是用三十年不斷收集落葉培養而成的肥沃鬆軟土壤,不使用任何的化學肥料。種出來的作物太多,兩個人怎麼吃也吃不完,於是他們將採收的蔬果做成果醬、或醃漬、或釀酒、或曬乾,只留下兩個人夠吃的量,其餘的通通分享贈送給別人,或者烹調成佳餚甜點款待給來訪的客人。
反觀現今社會有太多的速成法,人們都急於在很短的時間內得到期望的成效。於是我們破壞了山林、我們汙染了河川、我們用混凝土覆蓋了沃土、又使用化肥及農藥來開墾荒地。
曾經我也以為這些事情離我很遙遠,甚至與我無關。但最後給我的當頭棒喝就是這本《空屋筆記:免費的自由》。
作者臺灣人楊宗翰寫道他在克羅埃西亞當交換學生一學期的生活體驗。而這個體驗,竟然不是在描述他的學校生活,而是他和一群當地人一起佔領市區的一座廢棄屠宰場、過著自給自足共享社區的生活。
佔領空屋耶!這不是違法嗎?是的,當初開始佔領這兒的「老大」就是想藉著這樣的行為引發爭議,進而讓人民去思考:為什麼我們國家裡有越來越多的空屋,卻越來越少人買得起房子。
食物也是一樣。這個世界每年生產的食物足夠餵飽一百億人,卻浪費了近半數的食物,同時還有十億人正在挨餓。
我們為了日常生活的快速和方便,選擇去超市或便利商店消費。而店家為了顧及食品安全法規,同時營造出架上食物總是新鮮的形象,每天要淘汰掉的完整食物數量令人咋舌。
《空屋筆記》在書中赤裸裸的挑明出這個問題,令我印象最深的一段,是重新吃肉的素食者:Marco的眼淚。
一位義大利朋友Marco向作者說:
「你知道嗎?我們那邊的超市每天都會丟掉一大堆各式各樣的肉類:絞肉、雞腿、牛排、羊肋甚至燻鮭魚之類的,一包一包用保鮮膜跟塑膠盒包起來的肉就這樣從冰箱直接被丟到垃圾桶裡頭,每天都有。」
「每一天,我們都可以從那個垃圾桶裡,找到兩隻全雞,兩隻完完整整的全雞耶,你能想像嗎?」Marco說到這的時候,兩人的眼淚幾乎同時滑了出來。
真的不誇張,讀到這,我的眼淚也跟著蹦出來。
你可以想像,這兩隻雞,一出生就被剪喙、甚至弄瞎,從小在骯髒擁擠的雞舍,被餵食化學飼料而迅速長大,然後送到屠宰場,割喉、放血、拔毛、支解、裝入保鮮膜送進超市,結果最後卻因為沒有人購買而被丟進垃圾桶。
這就是牠們的一生?牠們平白無故受了這麼多的折磨,最後竟然是被當成垃圾丟到垃圾桶去?
圖片及本段文字截取自空屋筆記部落格 |
這讓我想起大約在十幾年前,當我還是一個可愛高中妹(?),我和室友合租了一間學校對面的雅房,旁邊有一間萊爾富。
當時我們兩個小女生都很窮也很節儉。因緣際會下,我們和萊爾富的兩位跟我們差不多年紀、一男一女的高職生店員熟識了起來。
於是每天晚上11點左右,夜班的高職生店員會幫我們留一些當天要下架報廢的商品,當作我們隔天的早餐,甚至包辦了隔天的三餐,我們只要記得去拿就好。因此,我們不花一毛錢的吃過那間萊爾富的飯糰、三明治、麵包、便當、餅乾、果汁、豆漿、優酪乳、甚至家庭號鮮奶。
其實,我們每次從報廢品中所拿的食物,都只是當天一個大麻布袋中的冰山一角而已。這樣一間小小的萊爾富就有如此多的浪費,那麼每一間萊爾富、全家、全聯、頂好、愛買......究竟有多少浪費?
當我們在講求快速與效率的同時,是不是應該同時考慮背後所要付出的環境成本?
當我們開始思考、甚至去參與了解飲食與物品的製造過程,以及它們未來可能被丟棄的後續處理,才真的能學會惜福。不僅是珍惜自己家裡的物品,更該去珍惜我們這片大地與海洋。
圖片取自TVBS新聞 |
同時,作者也在書中提到了禮物經濟的概念。禮物經濟並不是以物易物,而是一種不求回報的付出。舉些簡單的例子:像是搭便車、沙發客,甚至免費商店,都是由禮物經濟發展出來的。
這在我們當今社會中聽起來也許很傻,更多人會恐嚇被施予的人說:「你這樣不僅不勞而獲,而且很危險!你有可能被詐騙/被綁架/吃壞肚子...」,有太多太多出自於不信任的陰謀論與風險論。因為我們已經根深蒂固的相信等價交換、賠錢生意沒人做、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但是如果在付出的過程中,我們能去享受純粹分享的本質,而感到快樂;接受施予的人,在感受到善意後,也繼續把這份溫暖傳遞下去,這才是禮物經濟真正的迷人之處。
書中舉了一個令人省思的例子:
甲很有錢,有一棟還不錯的房子;乙也有一棟房子,但是乙很窮,房子也已經殘破不堪了。
今天甲和乙兩人都想要住好一點。根據我們一般認知的想法,甲會花一大筆錢把他的房子拆掉,再蓋一棟更豪華的房子;而乙只能花一點小錢,把那殘破的房子稍微修理一下,再繼續住。這樣的確是一個完全沒有爭議的方案。
另一種方案是:甲花同樣的一大筆錢,把乙那殘破不堪的房子拆掉,然後建成一棟豪華的房子;而乙則搬進那棟對他而言是豪宅但是甲不想住的房子。這下就會引發爭議了:因為乙不勞而獲。
但是,不勞而獲又怎麼樣呢?甲無論如何都要花一大筆錢拆房子再重建,消耗更少的資源得到更好的效果,難道不好嗎?
至此,我開始了解到為什麼每當朋友們在討論應該要投資哪個建案買哪間公寓時,我卻一點興趣也沒有。
直到我深深地被這些,不倚靠金錢或物質、盡可能彼此分享、不浪費資源的自由生活所吸引。也許我做不到像他們一樣完全背離主流社會,但我明白這可能是我想要的其中一種生活方式。
我嚮往著這樣的自由。
是的,生活可以很簡單。
2018這一年,我真的覺得很簡單也很快樂。簡單到,敘述出來就是那麼的千篇一律、了無新意:
一早起刷完牙和丈夫擁抱並互道早安、
穩定但試著不太過努力的工作、
中午享用自己準備的均衡美味的便當、
98%的機率準時下班偶爾加加班、
回家的路上自備容器和購物袋去黃昏市場買菜、
一邊被貓咪們催著放飯一邊愉快的料理晚餐、
和丈夫及貓咪們共進晚餐及收拾洗碗、
每週二晚上固定參加線上婦女小組學習婚姻、
其他日子和丈夫一起去健身房操爆肌肉、
洗掉滿身的汗水舒服的窩在床上慢慢的看一本書、
熄燈後和丈夫天南地北的聊天打嘴砲或者打......嗯,蚊子。
幸福真的可以很簡單,不需要汲汲營營地工作、不需要透過逛街買東西、不需要透過網購收包裹、不需要透過上餐廳吃大餐、不需要靠著廣告中的那些商品、也不需要到那些IG打卡點為了拍照而消費。
2018我也做了很多新的嘗試:嚴重自然捲的我不再燙髮、自己剪頭髮、開始重訓、開始在陽台種菜、用廚餘和咖啡渣堆肥、重新練習貝茲法、極簡背包日本行、極簡背包綠島遊、體驗潛水看海龜、準備教會的大量餐點。
這些書、這些經驗,都內化而成為了我的思想和觀念,成為了我的一部分。
期許自己帶著這些思想和觀念繼續往前行,不奢求自己能為這個世界帶來什麼貢獻、但求自己能盡可能減少對我們的土地及海洋製造負擔、往我所嚮往的自由邁進、但求問心無愧。
[*註] 2018存下70%年薪(含獎金)的目標,最後總結算達成率約90%,也就是我大約存下了63%的年薪(含獎金)。
寫得真的很棒。唯一商榷的地方就是《空屋筆記》的作者,不是詩人楊宗翰,只是恰好同名同姓而已
回覆刪除